大家耳熟能详,毛主席有两个弟弟——毛泽民和毛泽覃,可惜两位兄弟都在革命的风云中英勇牺牲,留给历史的,只有他们鲜活的身影和未尽的梦想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毛主席在出生之前,还有两位哥哥。那为什么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这两位哥哥呢?这背后其实有一个简单而又沉痛的原因——这两位哥哥在很小的时候便相继去世,甚至未能留下一个完整的名字,成为了毛家那段历史中遗憾的空白。
毛主席的父亲,毛贻昌,在15岁那年便与文七妹结为夫妻。次年,夫妻俩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,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本应是喜庆的,但不幸的是,这个婴儿在不到一百天的生命中便夭折了。在那个艰苦的年代,尤其是农村地区,由于医疗条件极为有限,孩子夭折的情况时有发生,毛家人虽然深感痛惜,但也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,并未过于放大这份悲伤。
到了1889年,毛贻昌和文七妹再次迎来了新生命,这次是个男孩。由于第一个孩子夭折,毛家人对第二个孩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。为了避免重蹈覆辙,这个孩子取名“二伢子”,而毛家人对他的关爱无微不至。文七妹每日精心照料,而毛贻昌的父亲毛恩普虽然年事已高,已经不再下地干活,但为了照顾这个孩子,他也开始走出门去帮忙。毛家的祖父,毛祖人,从远方赶来,专门帮忙看护。而邻居毛恩苞,毛贻昌的族叔,因为自家没有孩子,也常常前来照顾。可以说,这个孩子在毛家人心中,是寄托了无数希望的宝贝。
展开剩余71%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照料,二伢子渐渐茁壮成长。半年后,孩子已能独自坐起,毛家人都松了一口气。文七妹也终于能够将孩子交给毛祖人看护,自己去田里帮忙。但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,噩运再一次悄悄降临。
有一天,文七妹去给丈夫和公公送饭,留下毛祖人在家看着孩子。突然,孩子开始大声哭泣。年老的毛祖人行动迟缓,只能摇晃着孩子的摇篮,努力安抚,但孩子哭声依旧。渐渐地,孩子的哭声停了下来,毛祖人也开始打瞌睡。然而,文七妹回来时,看到孩子的样子,顿时心头一惊。孩子的嘴角抽搐,眼珠发白,身体也烫得吓人。她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急忙叫来毛贻昌。
毛贻昌赶来一看,也察觉到孩子的情况极为危急,立刻去找郎中诊治。郎中检查后,沉默了一会儿,说孩子病得太重,年纪太小,连中药都不能喝,效果太慢,恐怕来不及了。毛家人急得团团转,恳求郎中再想想办法。郎中沉吟片刻,说听说县里有一家洋人开的教会医院,那里什么病都能打一针治好,或许可以一试。
毛贻昌听后,立刻抱起孩子,急匆匆地往外跑。文七妹也紧随其后,简单收拾了一下,准备跟上。但当时毛家离县城有七十多里路,且交通极为不便。两人只能靠步行,且文七妹还裹着小脚,行动十分缓慢。跑了一段时间后,毛贻昌感到越来越焦急,他意识到文七妹的速度会拖慢进度,于是劝她回去。
文七妹不舍地答应了,但她坚持要再看一眼孩子。毛贻昌解开包裹孩子的小被子,文七妹看到孩子已经闭上了眼睛,毫无气息。她伸手试了试孩子的鼻息,发现已无半点生命迹象。她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昏沉,身子一软,跌倒在地。而毛贻昌此时也无力回天,开始大声哭喊,痛不欲生。这个本应有着光明未来的二伢子,终于在短短半年内,未能度过生命的最初阶段,离开了人世。
接连的打击让毛家人心情沉痛至极,毛贻昌的爷爷毛祖人认为是家中的风水不佳,于是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。然而,风水先生检查后却惊讶地表示,这里风水极佳,甚至比他一生所见过的所有风水都要好。毛家人听后虽然惊讶,却仍然无法解答为何接连两个孩子夭折,风水先生无奈地叹息,“天机不可测”。
对于文七妹来说,失去两个孩子的打击无疑是最沉痛的。自此,她开始信佛,并将家中的客堂改为佛堂,每天早晚烧香祈福,恳求佛祖保佑。而她的祈愿似乎得到了回应——1893年12月26日,她终于顺利生下了第三个孩子,给他取名“三伢子”。
这次,毛家人非常谨慎,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,他们特地将孩子带到当地有名的观音石像前,祈求石观音保佑孩子平安长大。因此,这个孩子也被称为“石三伢子”。这个孩子,正是后来的毛泽东。
谁能想到,这个曾被毛家人辛苦呵护的“石三伢子”,将来会成为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伟人,留下永恒的足迹。毛家人或许无法预见,这个脆弱的生命,最终会书写出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。
(参考资料:《毛泽东家事风云》《毛泽东家世》)
发布于:天津市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